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负责主抓授衔工作的罗荣桓元帅为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贡献,给予各位将领们合适的军衔,不知道熬了多少大夜,终于拿出了初稿。
当毛主席看到上将名单时,特意将罗帅请来,对罗帅说:这份上将名单里可是少了一个呦,我再给你添个人吧!罗帅问:主席觉得少了谁?毛主席说:阎红彦!
阎红彦
阎红彦是谁?他为什么没被罗帅列入名单?毛主席又为什么要破例为他授予上将军衔?
从“烧砖匠”到小党员
1909年10月6日,阎红彦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的瓦窑堡的一个贫苦农家,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在黄土地里讨生活。
为了让阎红彦有个更好的前途,父母节衣缩食送他去私塾读书。但因为家庭经济实在困难,他仅仅读了半年书,就不得不辍学,前往当地的砖瓦厂帮工来贴补家用,成为了一名“烧砖匠”。
在砖瓦厂工作一段时间后,年仅9岁的他又被送到地主家打短工,在地主家,小阎红彦不仅吃苦耐劳,还承担了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杂役。
更可恶的是,虽然小阎红彦努力干活,但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地主还经常一言不合就是一顿毒打。
阎红彦受了满肚子的“窝囊气”,终于在一次小阎红彦不小心打翻了地主家的水缸,被地主一顿暴揍后,阎红彦下定决心,辞工不干了!
那时的陕北,属于军阀井岳秀的地盘,井岳秀手下的石谦在当地招兵,扩充队伍。受够了地主欺辱的阎红彦便加入了石谦的部队,成为了一名娃娃兵。
由于年龄小,但是头脑灵活,手脚麻利,阎红彦便当起了号兵,后来成为了连长李象九的勤务员。
恰好当时陕西新思想的火种也开始烧了起来,在李大钊、陈独秀等精神导师的指引下,陕西本地的刘天章、魏野畴、李子洲等学子们也开始宣传新思想,陕西也有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连长李象九就深受共产党的思想影响,后来入党,成为了党员。
作为勤务员的阎红彦,整天跟在连长身边,也十分认同我党的理念,希望能够通过革命,为国家和民族谋出路,为受欺压的穷苦大众出头,于是在李象九的介绍下,年仅16岁的阎红彦也加入了我党,成为了一名小党员!
李象九
清涧起义活捉县长
1927年,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白色恐怖,阎红彦所在的部队旅长石谦也被军阀井岳秀杀害,陕西省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的精神,决定对蒋介石的行动进行武装反抗!
李象九、谢子长等组织队伍,在陕西清涧县发动起义,年仅18岁的阎红彦,此时已经成长为革命队伍的核心骨干,这次起义中他的任务是抓住与军阀勾结的县长张友之。
谢子长
接到任务后,他趁着起义爆发初期的混乱,带领一队人马,突袭县衙,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此时敌人的混乱,直接杀到县长办公室,并将其活捉,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清涧起义是我党早期在西北地区的重要行动,虽然后来起义军被敌人围剿,只剩下200余人,但却是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阎红彦也在此次战斗中迅速成长,后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他逃亡到山西绛州,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在此期间,他一直在找机会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后来在山西省委的指挥下,有着丰富武装斗争经验的阎红彦被派往吕梁地区,在这里组织并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他任副大队长。
后来面对敌人的围剿,他力排众议,带领队伍强渡黄河,转战陕北,跳出包围圈,又南下与刘志丹率领的南梁游击队成功会合,在陕西地区持续开展革命斗争。
刘志丹
1932年,晋西游击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阎红彦任第一大队大队长!
一人策反一个团
1933年,在中央的指派下,阎红彦以士兵的身份加入军阀孙殿英的武装,秘密组织和策划起义。
他所在团的副团长是我党的地下党员,阎红彦与他一同谋划起义,但因行动太过频繁,被团长察觉,将阎红彦踢出了队伍。
孙殿英
为了完成中央交代的任务,阎红彦不顾危险,再次潜伏回到部队,与我党的地下党员们商议后,突袭了团部,将团长成功处决,并带领整个团起义,史称“包头兵变”。
阎红彦一人策反一个团,起义成功后,西北地区的革命力量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增强,为西北地区的革命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肉密码本
1934年,中共上海局指派阎红彦前往莫斯科,作为我党代表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由于当时被国民党破坏,我党中央与共产国际通信中断,阎红彦除了参加大会,还被委派了一个秘密任务!
阎红彦接到任务后,凭借着与经验不符的年龄优势,伪装成学生,突破了敌人的重重盘查,穿越敌占区数千公里,历时3个月徒步抵达了莫斯科,为了重建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阎红彦奉命要带回共产国际的密电码本。
密码本作为那个年代严查的违禁物品,想要携带实物回到中国,不仅风险极高,而且还存在泄露的风险。但为了完成中央交给他的重要任务,他决定将整本密码本背下来!
阎红彦只在小时候读过半年的私塾,哪里学过英语,但他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将整本密码本背了下来。
后来又历时8个月,绕道新疆、甘肃等地,躲过敌人的重重盘查,抵达瓦窑堡,并凭借着记忆,将密码一字不差的复写下来,交给了党中央。从此,我党与共产国际中断近两年的联系终于恢复了!
毛主席对此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他带回来的密码本,帮了我党一个大忙!阎红彦也被同志们敬称为“人肉密码本”!
凭借着阎红彦带回来的密码本,我党争取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也为后续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关键的保障。
阎红彦也继续在黄河附近区域进行革命斗争,先后被任命为黄河游击师司令、红30军军长、八路军129师留守兵团警备3团团长、警备1旅政委等职务。
活捉黄维
解放战争时期,阎红彦调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指挥定陶战役,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策略,将敌47师分割包围在山东定陶大杨湖地区,全歼敌47师主力,俘虏1.2万余人,并活捉敌副师长王士琦!
在淮海战役期间,他指挥三纵作为主攻,将敌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地区,黄维兵团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核心是当时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军,拥有大量美械装备,坦克、重炮、装甲车等一应俱全,是名副其实的“硬骨头”。
指挥大兵团作战,是一件难度极高,且极为耗费脑力的事,双堆集战役期间,阎红彦平均每日睡眠不足3小时,持续了近一个月!曾多次晕倒在指挥部,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让警卫员搀扶着坚持进行指挥。
他坚决采取“壕沟逼近、火力压制、分割歼灭”的战略,将黄维兵团分而化之,围而歼之,最终以少胜多,全歼黄兵团主力,并活捉黄维!
黄维
此战之后,淮海战场上敌我力量发生逆转,我军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打到了长江边。
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为我党立下重大功绩的将领,为何需要毛主席特批才能获得上将军衔?
特批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阎红彦也服从党中央的安排,脱下军装,先后转任川东区党委副书记和川东行署主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副省长等职务。
在此期间,他开展了清匪、反霸、镇反、减租、退押、土改等工作,使四川呈现出一片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繁荣之象。
阎红彦
1955年,为了表彰将领们在革命时期的贡献,我军开展了大授衔。当时罗帅为毛主席量身定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作为我军最高军衔。
但毛主席坚决拒绝,要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站在群众中讲话,与此同时,毛主席建议已经转入地方工作的同志不再授衔,这也是罗帅在拟定上将名单时没有想到这位功勋卓著将领的原因。
大元帅服
另外,毛主席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当时陕北红军在革命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红军的重要力量!本来最有可能入选元帅的刘志丹此时已经牺牲,徐海东作为陕北红军的代表评为大将,而其他陕北红军的将领多数资历都不足以评为上将。
毛主席
如果因此导致陕北红军缺席上将级别的评定,会是历史的一大遗憾!而只有阎红彦,作为早期参加陕北红军,而且又为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将领,最为合适。因此才有了开头的一幕,毛主席破例为已经转任地方,没有军职的阎红彦授予了上将军衔!
阎红彦上将
从陕北贫农之子,到共和国上将,他用一生为新中国而奋斗,历史不会忘记他,人民也会永远铭记他!
